開BLOG了

十月慶祝牛一,回望過去日子, 充滿上帝恩典;

半個紀住了十個城市,港澳美加東西岸,

誰想到

現竟搬進另一個西岸

這巴勒斯坦自治區的小鎮并稱之為家?

應付教學,遷入新居,處理家務的當兒,

草草開BLOG,為這下一個半百留個紀念,

邀請你也來陪我們走走這一段路!

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

Ein Karem 你一定會很喜歡這地方

「我的家人都在海外了,祇有我留在這裡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嗯,我仍然有我家田地的文件,萬一有
,我還可領回...
他是在說那耶路撒冷城郊的地。
Ein Karem, 美麗的地方。瞧,他們將我家的房子變作博物館。」
我看著照片,屋外掛著橫幅,上面寫著:“聖經時

我回家後google Bible Times Museum的地方,找到了地址,改天過
牆那邊去尋找他的家,一個他不能探望的地方, 一個不再屬於他的家。
地方是找著了,卻沒有什麼博物館。
「你在找什麼?」一個正要進入的人問我。
「我在找聖經時代博物館,」我說,難道我可以告訴他,我在尋找一個朋友的家,一個不再屬於他的家?
「博物館沒有了,這裡現在是一家酒店。」
「哦,我可以進去看看嗎?聽說以前博物館有一個美麗的花園」我想起我朋友給我看他家的照片,花園裡有個井,還有那漂亮的房子
「隨便,但現在已改了呢,」他說。
改了?那當然。1948,
帶來多少變遷, 以色列建國, 多少人雀躍, 卻沒想到變成一些人的大災難!
對於其他遊客,這是一​​個不錯的精品酒店。他們可能喜歡裡面的裝飾,也可能不會。他們可能欣賞這裡的服務,也可能會抱怨這裡的食物。但對我來說,我看到的是住在這村莊的一個基督徒家庭, (在這個舊日阿拉伯村莊的都是基督徒)。這條施洗約翰稱為家鄉的地方,在這裡馬利亞因親戚以利沙伯而得安慰,在這裡她高唱「 祂憐憫敬畏祂的人,直到世世代代」(路1:50)。現在這失去家園的村莊原居民已流離世界各地,當然很大部份在1948時失去家園成為巴勒斯坦難民, 成為我的鄰居, 我在這裡的朋友!
今天, Ein Kerem被打造成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城鎮,音樂廳, 咖啡廳和畫廊給這原本已很美的小村莊增添了幾分雅緻。假如你不認識它的過去,你一定會很喜歡這地方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